球友股市爆仓经历:从盈利150万到倒欠30万,远离杠杆融资警示
“2021年8月26日,入股市三年,从盈利150万到本金全亏完倒亏银行30余万清仓了,我想以此永远警醒我,我并不是股神,只是一个普通人,不要想着一夜暴富,从头来过,好好爱家人,好好工作”这是球友@寒月霖枫的自述。
巴菲特曾说,“远离杠杆融资,没有人会因为不借钱而破产。”
01
从盈利150万到负债30万,球友自述爆仓经历
8月26日,球友@寒月霖枫连续发帖,称自己融资加杠杆买入长春高新,在股价连续大跌后,从盈利150万变成亏光本金100万还倒欠银行30万,他最终选择在当日上午11点左右全部清仓。
相关帖子在雪球APP引发热议,有人跟帖感慨:“炒股千万不要去借钱,千万不要加杠杆。”
对于“编故事”的质疑,球友@寒月霖枫回帖称,我不是网红,也没出名,只是一个失败者,还是感谢雪球里大部分的朋友们,我都认真看了你们的回复,有的建议很有道理,谢谢。
球友@呐喊vph:我跟你相似年初看好新易盛,于是大笔融资,结果碰到黑3月,不过我下手快,在亏到本金时全割肉了,我的原则是绝对不能损失本金,大不了这几年白干,虽然后来新易盛涨起来了,我如果能坚持下来也盈利了,但我不后悔,我再也不敢融资了,这几年虽然白干了,但我活下来了,希望你也努力,家和万事兴。
球友@与庄共舞剑:借贷炒股是大忌,散户对自身认知不足,基于幸存者偏差,迷信炒股暴富,忽略市场潜在风险,最终泥潭深陷。希望你能走出来,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错在何处,共勉之。
球友@一碗热干面:我今年和大哥你差不多,融资单调三只,平安+万科+格力,全军覆没。所幸后面扛不住,砍了万科不然铁定爆仓,上周砍了3/2 平安去了恒生互联网。本金亏损也接近百万。哎!手里还剩了点资金,确定以后不买个股,只买基金,ETF,没事都还年轻,当前这点波折不算啥。
02
市场极度分化,21只医药股年内腰斩
今年的市场呈现极度分化,虽然指数变化不大,但不少个股却经历了巨幅回撤,医药股成为重灾区之一。
据券商中国统计,截至9月3日最新收盘日球友股市爆仓经历:从盈利150万到倒欠30万,远离杠杆融资警示,388家中信一级分类医药行业公司中,275家公司股价较年内高点跌逾20%,进入技术性熊市。其中,已有21只A股医药股年内股价腰斩。药易购、康泰医学、英科医疗、美年健康、康弘药业、凯因科技排名前6,回撤幅度超过60%。A股龙头药企恒瑞医药、长春高新也都在这份名单中。
近期医药行业的风波不断,在新一轮集采压力下,机构对于医药股的看法和策略出现分歧,部分机构已对医药股进行了大幅减持,选择暂时观望。
星石投资首席投资官方磊称,7月下旬以来医药指数大幅调整,目前几家头部企业今年以来的最大回撤已经几乎处于历年之最,医药行业指数估值分位数也回到了2016年以来20%左右的水平。这背后有多方面因素:
一是政策层面的担忧引发投资者恐慌性抛售。比如近期安徽集采或对相关产品价格产生影响,叠加近期针对降低民生成本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集中推出,引发市场对于行业盈利的担忧。
二是交易层面,过去几年中,医药投资人习惯于“赛道”投资策略——即集中持仓于高景气赛道,如判断某赛道有政策风险则全面减配该赛道的标的,也放大了行业波动。
三是部分公司确实业绩低于预期。
03
普通人如何面对充满诱惑的杠杆?
对于杠杆,投资者对其是又爱又恨,如果看对了,利润可以成倍暴增,但如果看错了,结局也许就是爆仓。普通人该如何面对充满诱惑的杠杆?
球友@饕餮海:所有的杠杆都是基于投机,价值投资就不应该使用杠杆。长期高杠杆买入股票是把自己置于悬崖的边缘。杠杆是个高难度的工具,对于普通人来说,无异于看了两本医书就想自己动手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尤其是抄作业的,别人可能手里还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而自己则可能连花呗借呗身家性命都已经搭进去了。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无论这只股票是不是牛股,无论之前赚了多少,高杠杆随时都可能一招毙命。你在凝望深渊,深渊也在凝望你。
球友@破晓笔记:我做投资的这些年,见过不少智商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的人在证券市场亏钱,而且亏得挺多。为什么会有这种事呢?巴菲特在各种场合说过很多次,投资不是一个高智商碾压低智商的游戏,但他很少说为什么。
我猜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类普遍容易高估自己。不是高智商的人容易高估自己,是人类普遍容易高估自己,所以低智商的人在证券市场也很少赚到钱,投资不是高智商碾压低智商的游戏,但也不是低智商逆袭高智商的游戏。
证券市场不是一台游戏机,而是一个游乐场。这里面不只有一种游戏,而是什么游戏都有。可以让你安全稳妥地慢慢变富,也可以让你在极短的时间内一战封神。
问题就在这里,没有几个人愿意慢慢变富,也没有几个人真的有实力一战封神,结果是,所有高估自己的人,所有选错游戏的人,都要在这个游乐场中付出代价。
在大部分日常环境下,聪明人即使高估了自己,也没什么危害。假设人类平均的智商是100,而小明的智商是140,但他误以为自己的智商是200。这时候老师带着全班同学一起去测智商,测完之后,别人都是100左右,小明是140杠杆炒股爆仓,大家依然会觉得:哇,小明真厉害,智商有140那么高。
在这个事情中,小明高估自己并没有带来什么实际的损害。但是我们再深究一步,为什么这个事情中,小明高估自己却没有受到伤害呢?是因为他没找到能弄伤自己的工具!
如果在他测智商之前,有个魔鬼跟小明说:“你认为自己智商200对吧,我这里有一份契约,你签了它,如果测试结果你智商超过150,我就帮你把智商提高到400,如果测试结果你智商低于150,我就把你变成傻子,同意吗?”这种契约,小明会签吗?很可能会签,因为他估计自己是200,而魔鬼只要求150,小明觉得自己有50分的安全边际。
发现问题了吗?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这种契约,但证券市场遍地都是!无论你内心多么狂野,总有一款契约能满足你。
球友@何颖9:对杠杆的认知,不要只停留在双刃剑,这种助涨助跌、助赢助亏的层次上,要从常识和人性的层次上去剖析。杠杆的本质是希望一夜暴富,是一种贪婪,折射的是我们不愿意承认的赌性,以及潜意识中忽略了的侥幸心理。
一旦成功,就会放大之前的种种人性的弱点而不自知,最终仍会等来宿命的最后一击!一旦出乎意料,事情的发展不如预期,平仓清盘的风险所引发的恐惧,又会难以避免。
对于一个真正的、保守的价值投资者,一旦真正意识到杠杆这些深层次的有违常识与诱发人性弱点的风险,那么一定会惊吓得一身冷汗,因为这些都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长期投资的天敌。远离杠杆吧,如果你想在这个市场长久的活着。
关注雪球视频号,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门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