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违法乱象频现,非法证券期货外汇投资引关注,国家多举措打击
综述:
在资本市场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不少违法乱象,最让投资者所熟知的就是非法证券、期货和外汇投资。这类活动影响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极易增加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冲击金融市场安全与稳定。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颁发了一系列政策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
一、典型案例
案例一:普通工商企业非法开展期货和外汇业务
X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该企业在未取得监管部门许可的情况下,非法开展期货和外汇业务,导致公众财产损失,被立案调查。法院民事判决书显示,2018年X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非法期货业务进行诈骗。
监测预警及查处情况:
案例意义:
普通工商企业非法开展金融业务如非法期货和外汇活动的常见套路有以下几类: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关于防范通过网络平台从事非法金融交易活动的风险提示》:目前从事外汇、贵金属等杠杆交易的网络平台(含跨境)在我国无合法设立依据,金融监管部门从未批准,开展上述交易业务的网络平台属于非法设立,参与此类平台交易的双方权益均不受法律保护。公众投资者在投资时要辨别风险、深入调查合作公司是否有经营商品期货的资质,选择正规投资渠道,远离非法期货和网络炒汇活动。
案例二:非法配资平台
2019年以来,防控中心通过金融广告监测和舆情采集等多种方式方法,持续监测非法证券活动,研发了特定的配资风险模型,通过不断优化策略,拓宽互联网数据来源,提高模型精度和风险平台识别能力。
防控平台排查非法配资平台情况:
监测预警及查处情况:
结合上述线索,广东证监局公布第三十三至第三十六批不具备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资质的机构名单,提示广大投资者远离非法场外配资活动。2021年,广东证监局协调清理封堵相关网站、App应用118个,协调关停知名场外配资查询网站“配资头条”和涉嫌传播非法证券投资咨询信息的社区荐股平台,向公安机关移送137条涉非线索,移送首单直播平台推荐新三板股票案件,配合侦破“嬴证策略”场外配资大案,抓捕犯罪嫌疑人9人,涉案金额12.5亿元。
案例意义:
借钱炒股,是大众给场外配资做的简单定义。资本市场常见的配资形式包括场外配资及场内配资(两融)。两融是指投资者向具有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提供担保物,借入资金买入证券(融资)或借入证券并卖出(融券)的行为,包括证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由于场内融资标准较高,普通股票投资者难以向合格的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场外配资机构“应运而生”,他们通过虚假宣传诱骗普通投资者进行“配资炒股”。
非法配资平台常通过线上渠道开展业务,如场外配资网站、手机 App、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宣称提供最高10多倍的股票资金,以“您炒股、我出钱”“杠杆炒股、盈利高”“实盘交易、门槛低”“资金安全、提现快”等为噱头,诱导投资者参与场外配资活动,但实际上可能是“虚拟盘”。场外配资大多是“假配资、真骗局”,通过互联网迅速蔓延会危及金融市场安全和社会稳定。投资者要保持理性投资,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官方配资平台,评估风险承受能力,拒绝与无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机构合作。
案例三:非法荐股
2019年至2020年,防控中心陆续排查出一批违法开展荐股业务的普通工商企业。该类企业无金融许可证,也未列入证监会网站的监管机构名录、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名录等官方许可名录中。以下是较为典型的3家: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案例:
典型意义:
随着微信、网络直播等新型社交传播方式的出现,“荐股诈骗”愈演愈恶劣。非法机构往往利用人性追逐高收益、赌徒心理,通过不实盈利宣传“荐股引流”,吸引投资人投入资金。证监会多次发文指出“股市黑嘴”“非法荐股”“场外配资”等违法活动是资本市场的“毒瘤”,严重扰乱证券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对此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持续予以打击。投资者不要轻信陌生人或机构推荐的“投资理财稳赚不赔”的宣传,谨防受骗。
投资人同时可以根据以下三点特征识别非法证券投资咨询:
二、特征总结
非法场外配资
非法荐股的主要表现形式
非法外汇
监管部门未批准任何机构在境内开展或代理开展外汇按金业务。因此,按照“开展金融活动必须持牌经营”的原则,在我国境内展业的炒汇平台,无论是否拥有境外的金融牌照,均为非法。
三、专题总结
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是指未经批准从事依法应由证券监管部门或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核准或批准,应受法定监督的证券发行和经营证券期货业务的活动。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具有涉及面广、欺骗性强、危害性大、蔓延速度快等特点资本市场违法乱象频现,非法证券期货外汇投资引关注,国家多举措打击,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毒瘤,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金融安全。近年来,监管部门对非法证券、期货和外汇业务始终贯彻“零容忍”方针,监测力度不断增大,打击也趋于常态化。随着监管部门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不法分子从事非法证券、期货和外汇活动的花样也不断翻新。作为投资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广州金融风险监测典型案例汇编》一书是在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指导下,由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从数百个实践案例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64个典型案例,覆盖非法集资、非法放贷、金融诈骗、其他非法金融活动等,从具体案例中了解非法金融活动的规律,总结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经验,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借鉴。
本文内容为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广州金融科技公众号”!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门户观点